太阳城app

欢迎光临太阳城app!现在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告公示
“三农”发展成效卓著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文章添加时间: 2018-06-22     文章点击数:

                “三农”发展成效卓著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 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解读

 

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

澳门太阳城app党组书记、局长 陈卫华

 

   在全国上下不断掀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历时三年多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工作已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平顶山市实际强力推进“三农”工作,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惠农措施,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活力得到增强,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全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粮食总产量(不含汝州市,下同)在2006年突破142万吨的基础上2015年达到163.9万吨。2016年全市在遭到灾害天气、病虫害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158.9万吨。全市肉类总产量由2007年的233888吨增加至2016年的284239吨,增长21.5%;主要经济作物油料、蔬菜、水果等均保持高产稳产水平。

(二)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多年来平顶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调查村中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数量28202眼,排灌站数量697个,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数量548个。2016年末,全市灌溉耕地面积124.3千公顷,可灌溉的耕地面积占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比重48.2%,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近年来全市牢牢把握服务“三农”这条主线,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大力推广新型适用农业机械,农机数量、质量同步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608台,是2006年末3440台的3.37倍;联合收获机4058台,比2006年末的2380台增长70.5%;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达到较高水平。

(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作为现代集约高效农业生产形式的设施农业,在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温室占地面积0.18万亩,大棚占地面积1.58万亩。

(五)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减少文化素质提高。近年来,随着全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大量转移,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减少、文化素质提高。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一个月以上的人员数量为133.5万人,全市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比为7.9%,大专及以上的为1.3%

(六)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全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工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大量涌现。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共有农业经营单位2968个;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2960个,其中,农业普查登记的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1012个。

(七)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平顶山市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态势良好。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市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流入耕地总面积49.0万亩,占全市流转耕地面积的比重为81.6%。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对丰富农产品市场、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业生产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农村面貌和环境全面改善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努力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全市农村面貌和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

(一)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16年末通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所占比重为94.0%,村内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占比为95.4%,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占比为61.3%。全市100%的村实现通电和通电话;71.0%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通宽带互联网的村达到99.4%的高水平。

(二)农村基本社会服务显著提升。2016年末,全市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占比为41.2%,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占比为57.1%,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占比为62.3%,有卫生室的村占比为96.4%

(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2016年末,全市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村占比为3.6%。农村电商由无到有,2016年末全市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占比为12.2%49个规模农业经营户和75个农业经营单位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大量返乡下乡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过上好日子、体面生活,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近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一)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据城乡住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44元,比上年增长7.6%,与2006年比年均增长13.57%。十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97个百分点;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41(农村居民收入为1),比2006年下降0.7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逆转。

(二)农户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99.8%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拥有1处住房的农户占比为91.1%,拥有2处住房的农户所占比重为8.3%,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的农户所占比重为0.4%;拥有商品房的农户达到4.03万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为5.2%,而10年前很少有农户购买商品房。住房为砖混结构的54.36万户,占70.6%;砖(石)木结构的13.15万户,占17.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7.95万户,占10.3%

(三)饮用水更加安全。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显著改善。平顶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有25.98万户的饮用水为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占33.7%40.79万户的饮用水为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占53.0%9.61万户的饮用水为不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占12.5%

(四)做饭取暖使用能源更加清洁。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农民生活用能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016年,全市农户做饭取暖[此指标每户可选两项,分项占比之和超过100%]主要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65.36万户,占84.9%;主要使用电的39.39万户,占51.2%;主要使用柴草的16.94万户,占22.0%;主要使用煤的4.34万户,占5.6%

(五)卫生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2016年末,全市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14.84万户,占19.3%;使用水冲式非卫生厕所的4.27万户,占5.5%;使用卫生旱厕的14.39万户,占18.7%;使用普通旱厕的42.56万户,占55.3%;无厕所的0.92万户,占1.2%

(六)耐用消费品拥有数量大幅增加。2016年末,全市平均每百户拥有小汽车24.7辆,摩托车、电瓶车115.6 辆,淋浴热水器56.8台,空调75.5台,电冰箱82.9台,彩色电视机102.8台,电脑33.3台,手机235.6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三农”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令人瞩目。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三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三农”,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九次党代会、九届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锁定“一个目标”,推进“四大转型”,实施“六大攻坚”,创建“一个示范”,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团结奋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转型发展新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进程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太阳城娱乐 网赌app 太阳城app 太阳城娱乐 世界杯下注 金沙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