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我市新增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疫情防控机制,全市主城区实行静态管理。五月十六日除封控区外,社会面清零,全市恢复正常秩序。为了解疫情对贸易企业经营的影响和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市统计局对401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进行了快速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从企业的停业天数以及恢复正常运营所需要的时间、静态管理期间营业额情况以及对前半年营业额的预期、企业复工的用工情况、当前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的帮扶、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具体的调研结果如下:
一、静态管理期间(5月6号-5月15号)贸易企业运营情况
(一)整体的运行情况
根据快速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静态管理期间,贸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容乐观。静态管理期间未停业企业173家,占调查单位的比重为43.1%,停业1-10天的企业134家,比重为33.4%,停业10-16天的企业94家,比重为23.4%。对于企业预计多久能恢复到正常的营业状态,有105家企业表示已经正常运营,占比26.2%,208家企业表示在30天内可以恢复正常运营,占比51.9%,88家企业表示30天以上可以恢复正常运营,占比21.9%。
静态管理期间营业额情况,113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占比28.2%,288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占比71.8%。对于上半年营业情况的预期,144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占比35.9%,257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占比64.1%。
图1 静态管理期间企业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

图2 上半年企业营业额预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
对于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情况,选择不存在用工难问题的企业301家,比重为75.1%;选择存在用工难问题的企业100家,比重为24.9%。对于企业面临的问题,疫情防控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经营恶化、消费人群减少、由于物流导致采供出现问题、周转资金不足等四个多选项,企业选择最多,比重分别为65.1%、55.9%、41.9%、40.7%。
图3 企业如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对于企业所需要的帮扶上,对企业的税费社保费等减免或延迟缴纳、政府提供消费补贴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增加信贷资金支持或提供贴息贷款、提供援企稳岗补贴等四个选项企业选择最多,比重分别为54.9%、51.1%、43.4%、42.9%。
图4 企业当前所需帮扶
(二)分行业来看
由于汽车销售和成品油销售在整个贸易行业占比较高,本次调研着重了解了这两个行业的运行情况,结果如下:
1、汽车销售行业情况
对于汽车销售行业在静态管理期间的运行情况,共有57家企业参与此次调查。调查显示静态管理期间未停业企业6家,占调查单位的比重为10.5%,停业5-10天的企业24家,比重为42.1%,停业10-16天的企业27家,比重为47.4%。对于企业预计多久能恢复到正常的营业状态,有1家企业表示已经正常运营,31家企业表示在30天内可以恢复正常运营,占比54.4%,25家企业表示在30天以上可以恢复正常运营,占比43.9%。
静态管理期间营业额情况,只有1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余56家企业均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下降20%以上的企业占比84.2%。对于上半年营业情况的预期,也只有1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其余56家企业均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下降20%以上的企业占比66.7%。可见,近一段时间来,汽车企业经营情况非常严峻,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对于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情况,56.1%的企业选择不存在用工难问题,24.56%的企业选择用工难问题严重,19.3%的企业选择用工难问题比较严重。对于企业面临的问题,消费人群减少、疫情防控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经营恶化、周转资金不足、由于疫情企业复工防控成本增加等四个选项企业选择最多,比重分别为93.0%、84.2%、71.9%、57.9%。

图5 汽车销售企业如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对于企业所需要的帮扶上,对政府提供消费补贴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提供援企稳岗补贴、对企业的税费社保费等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资金支持或提供贴息贷款等四个选项企业选择最多,比重分别为84.2%、73.7%、71.9%、61.4%。

图6 汽车销售企业当前所需帮扶
2、成品油销售行业情况
对于成品油销售行业在静态管理期间的运行情况,共有53家企业参与此次调查。调查显示静态管理期间未停业企业43家,占调查单位的比重为81.1%,其他10家企业出现了停业情况。对于企业预计多久能恢复到正常的营业状态,有33家企业表示已经正常运营,占比62.3%,16家企业表示在30天内可以恢复正常运营,占比30.2%,4家企业表示在30天以上可以恢复正常运营,占比7.6%。
静态管理期间营业额情况,有32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占比60.3%。其余21家企业均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对于上半年营业情况的预期,有35家企业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占比66.0%,其余18家企业均表示营业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对于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情况,92.5%的企业选择不存在用工难问题,可见成品油销售企业基本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对于企业面临的问题,消费人群减少这一项选择最多,占比54.7%。对于企业需要的帮扶,对企业的税费社保费等减免或延迟缴纳选择最多,占比54.7%。
图7 成品油销售企业如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图8 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所需帮扶
二、影响贸易企业运行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
(一)有利因素
良好的经济态势和政策对市场的有效刺激。2022年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增速位次居全省第一。“万人助万企”活动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扶持,市场主体充满活力。
疫情的有效控制和促消费政策的拉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对疫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恢复了小范围内的人员流动以及堂食的开放,一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特别是对餐饮业的拉动尤为明显,再加上如今人们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普遍适应,疫情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减弱。其次,促消费稳增长政策陆续登场,对贸易企业能够起到利好的作用。
(二)不利因素
疫情的不确定性对企业造成冲击。全市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市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为了疫情能有效的控制,国内消费人群流动也不断下降,特别是疫情严重时禁止堂食,许多住宿和餐饮业都关门歇业,几乎断绝了收入来源。部分行业由于疫情的影响,上下游企业流动不畅,如汽车行业大部分产业链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疫情导致大部分企业停产,导致出现了缺货情况,极大影响市民们购车的热情,导致汽车销售企业额大幅度下降,这些都是影响贸易企业的重要因素。
经营成本增加加重企业负担。由于疫情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费用增加等,造成贸易企业的购进成本上升。另外在静态管理期间,很多企业无法正常生产,而租用的房屋为私人产业,享受不到房租减免的政策。税费压力过大和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也造成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变高,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三、对策建议
目前企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发展压力较大,疫情冲击损失尚需进一步弥补,下一步建议:
(一)疫情防控、促消费两手抓。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促消费稳增长工作,既要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又要抓好促消费各项工作,重点是人流量大、聚集性强的商超、住宿餐饮单位的“三码”查验工作,以保绿码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恢复,稳定消费市场基本盘。
(二)精准落实惠企帮扶政策。各相关部门要以“万人助万企”为契机,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如加大援企稳岗补贴力度、金融扶持(延期还款或贷款贴息等)、缓交社保费用、税费减免、房租减免、物流运输等方面措施,重点关注住宿餐饮业面临的“业务量少”、“入住率低”等问题,对症施策,用实际行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渡过难关,推动消费市场回暖。
(三)政府推进,引导消费。市商务局《情满鹰城 约惠四季》促消费活动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建议尽快实施。加强消费券的发放范围,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品类进行发放,积极调动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欲望,让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起来、强起来;充分关注汽车、家具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的销售情况,发挥出消费券的撬动力度,让更多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进一步加大对住宿和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为显著的产业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减免政策,来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