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平顶山市9个产业集聚区投资建设项目减少,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一、产业聚集区投资完成情况
1-2月份,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亿元,同比下降-9.1%,增速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2.5%。
工业投资持续减弱。1-2月,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中工业完成投资22.6亿元,同比下降9.7%,低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17.6个百分点,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为79.9%。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8.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20.2%;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5.8亿元,同比下降13.1%。
民间投资比重较大。1-2月份,民间资完成19亿元,同比下降-25.4%,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为67.1%,民间投资向产业集聚区聚集发展较慢,但投资仍是产业集聚区增长的动力。
基础建设增速明显。1-2月份, 基础设施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122.9%,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为17%。对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长拉动作用上升。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228.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0.5亿元,同比增长100%。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对集聚区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新开工项目严重不足。今年以来,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严重不足。1-2月份,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个数为62个,比去年减少37个。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为56个,相比去年减少30个。全市产业集聚区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5.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3.1%,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为91.2%,大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聚明显,支撑了产业集聚区发展。新开工项目不足,项目接续乏力,给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较大压力。
(二)个别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长缓慢。从各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长情况看,1-2月份,6个产业集聚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郏县和叶县投资增速下降明显,分别为-59.7%和-55.3%,比全市投资增速低50.6和46.2个百分点。
(三)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受经济形势下行影响,各产业集聚区大部分企业缺乏融资手段,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致使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错过了发展良机。另外,政府财力有限,产业集聚区多元投资体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及时形成,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新建项目投产入库工作。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回暖不稳、势头不强的深度影响,实体经济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许多新开工项目因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后续资金跟不上、土地手续和规划设计等问题,存在停工或延迟开工现象,投资增速明显下滑。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只有增加有效载体,加快新建项目建设进程,对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要抓紧时间做好入库工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加快适应新常态,提升工业增长质量。各产业集聚区应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形成本地特色优势,将着力点放在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整体升级上,培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优势的产业体系,努力创造出新的稳定的利润增长源,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三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鼓励和发展民资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注意调动、保护和发挥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充分发挥好民间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和主力军作用。
四是要狠抓投资目标落实。围绕年初制定的投资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层层抓落实。从目前情况看部分行业或部门目前完成的投资额与年初所订目标任务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办法或措施,全年目标任务难以完成。因此要从现在起逐一项目进行调度、跟踪,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项目情况调度、督查、通报制度,以促进目前投资任务按期完成。